- 歡迎您訪問廣東成考網!
- 本網站為廣大考生廣東成人高考考生提供廣東成人高考高起專、專升本、高起本報名指導服務,官方信息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http://eea.gd.gov.cn/為準 咨詢電話:0755-23224485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二、 重點辨析題預測
1.社會基本矛盾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或,經濟基礎就是社會中各種生產關系的總和。或,“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
2.規律是客觀的。因此,人在客觀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在社會發展中,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或: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人的自覺活動意味著人可以不受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或,尊重客觀規律就會妨礙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或,人們活動的目的能否實現,取決于人的動機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堅強。)
3.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或:自由就是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人的實踐是有目的的,因而人在歷史活動中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
4.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因此,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論水平也就越高。(或:物質文明發展了,精神文明就會自然而然地發展。)
5. 評價社會進步的唯一標準就是生產力的發展。(或:GDP 的增長和發展是評價社會進步的重要標準。)
6.矛盾的斗爭性推動事物的發展。
7.偶然性是科學的敵人。(偶然性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只起破壞作用。或,“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么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秘的性質。”)
8.人的價值就在于自我價值的實現。(或:“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或:評價人的價值的標準在于一個人所獲得的社會地位和物質財富。或,實現人的價值取決于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和職務的高低。)
9.科學技術是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或: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是一種生產力。)
10.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斗爭始終貫穿于整個哲學史。(或:唯心史觀的錯誤不在于承認意識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而在于停留在人們意識的表面。或,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的獨創。)
11.揚棄就是拋棄。
12.任何個別,無論怎樣都是一般。
13.人民群眾就是勞動群眾。(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無限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劇中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劇作者”。或:歷史是由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
14.古希臘哲學家說:“沒有理性,眼睛是最壞的見證人。”(或,眼睛所看到的是對客觀事物的真實反映。或: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或,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15.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或: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或,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單一的,這就是生產力。或: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16.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心理是科學發展的真正動力。(或,“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17.一個人要想獲得任何科學知識,都必須經過自己的實踐。(或:一個人所有的知識都是來源于實踐。)
18.一點論就是重點論,兩點論就是均衡論。
19.整體的功能等于各局部功能的總和。(整體的功能一定大于局部功能之總和。)
20.社會區別于自然,因此是一種超自然的存在。(或,要保護好環境,徹底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遏制經濟發展,實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或,地理環境是社會發展中的決定因素。)
2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或: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科學”。或,哲學是經濟基礎在社會意識形態中最直接的反映。)
22.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一特性。
23.辯證法對現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時,包含對它的否定理解。
24.度即關節點。(或:質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25.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事物是發展的。)
26.抽象的可能性是不可能變為現實的。
27.人口過剩是中國貧窮落后的總根源。(或,人口因素是社會發展中的決定因素。)
28.發展是一種變化,變化就是發展。(或,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29.“在此之后,因此之故”。(或:春夏秋冬具有先后關系,因此也是因果關系。)
30.假象是與事物本質無關的主觀的錯覺。(或:假象也是一種現象,但不是本質的表現。)
31.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或: “好的最大的敵人是最好。” 或:一個正確的認識可以通過一二次的實踐就能完成。)
32.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或:反映論是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
33.人的本質是對許多單個人的共同點的抽象概括。(或:人之初,性本善。或:自私是人的本性。或:人是趨利避害、自我保存的動物。或,人的本質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
34.動物只是依賴自然,人只是改造自然,不依賴自然。
35.絕大多數人公認的就是真理。(或:真理總是由少數人所掌握的。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36.既然邏輯證明也是檢驗真理的一種標準,那么就不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7.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或,真理有階級性。)
38.人類認識是有限的,因而只能認識相對真理,不能認識絕對真理。
39.相對真理包含錯誤。(或:相對真理不包含錯誤。)
40.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因此誰成為領袖人物完全是由歷史必然性決定的。
41.任何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
42.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理論就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或,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是有限的。)
43.是否承認杰出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重大分歧之一。
44.物質就是一切事物所具有的質量、重量、慣性、電磁性等特性的總和。(或:物質就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體。或,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世界統一于存在”。或:“物質是從各種實物的總和中抽象出來的。作為概念,物質是人腦的思維創造物,是一種純粹的抽象。”)
45.實踐是人適應環境和應付環境的活動。(或: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或,“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46.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人腦分泌出來的東西。 (或: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或:“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47.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就是一元論和二元論。
48.終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支配和控制人類智能。(或:終有一天,電腦可以戰勝人腦。)
49.唯物主義都是可知論,唯心主義都是不可知論。
50.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
51.國家本質上是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機構。
52.階級主要是依據人們收入多少的不同而劃分的。(或:階級起源于暴力掠奪。或:階級是一個政治范疇。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53.我國的社會改革同過去的社會革命完全相同。(或:我國的社會改革實質上也是一場社會革命。“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54.認識的任務在于獲得感性經驗。
55.客觀存在是可以被人感知的。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
56.正確的認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錯誤的認識不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57.宗教的形成主要是宗教教士欺騙和人們愚昧無知的結果。
58.靜止就是絕對的不運動。(或:“天不變,道亦不變”。)
59.“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或:“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60.人們不能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態。(唯物史觀是歷史唯物論與歷史辯證法的統一。)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廣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廣東專升本沖刺訓練題庫:《馬克思主義原理》(一)(全國成人高考)
下一篇:廣東專升本沖刺訓練題庫:《馬克思主義原理》(三)(全國成人高考)